1. 首頁
  2. 榮昌
  3. 第2章

第2章

榮昌 3602 2025-05-15 14:27:32
  • 字体大小 18
  • 「長姐剛來第一天就同謝家勾結,恐怕不好吧。」


     


    「二殿下此言,倒是過重了。」霍夫人不慌不忙,「我與大殿下到底也算姑侄,一敘而已,怎能稱得上勾結?」


     


    她這話,既是解釋,亦是在提點我。


     


    秦輝似笑非笑:「這番話,留著長姐去與母皇說吧——咱們走。」


     


    8


     


    御書房內。


     


    我俯身許久,皇帝仍沒有開口。


     


    卻聽得「啪」的一聲。


     

    Advertisement


    奏折摔落。女帝眉目冷淡,聲音卻帶著怒意:「朕才剛坐上這皇位,就迫不及待要朕立太子了,當真是好!」


     


    殿內霎時跪了一地。


     


    皇帝慢慢抬眼:「寧懿怎麼看?」


     


    「兒臣……」


     


    「聽說今日你與霍夫人相談甚歡?」


     


    女帝兀地眼神一厲,環顧一周,冷聲道:「都滾出去!」


     


    天子一怒,宮人難求自保,當然更不會為我這個半路歸來的皇女求情。


     


    可待到滿室寂靜,女帝卻發出一聲嗤笑。


     


    「看來他們也失去蟄伏的耐性了。」


     


    她的神態怡然,全無怒意。


     


    恰如昨日,她站在我身前,沉沉啟聲:


     


    「從先朝起,世家便繁盛興旺至極。鮮花烈火,煌煌燁燁……朕卻是,夜不能寐啊。」


     


    我略一抬眼,見她眼角含笑,不由得脫口而出:


     


    「臣卻以為,世族如同毒瘤,上怠天家,下欺百姓,啖盡江山血肉。」


     


    皇帝深深看我,忽而大笑:「若非……你倒當真像我。」


     


    她按住我的肩膀,眼中似有火勢熾盛:


     


    「朕要你,成為朕的刀,如何?」


     


    所以,我要展露恰好的野心,假作被利誘的姿態。


     


    連我的身世,也被恰到好處地粉飾。


     


    當年秦寧懿失蹤時,我爹恰在並州為官。


     


    樁樁件件,對得上她流落在外的軌跡。


     


    否則,也不會叫我被送進宮中。


     


    戰亂頻發,人雜物亂,經過皇帝的矯飾,誰又能釐清我是否是秦寧懿?


     


    謝家自以為抓住利刃,卻不知刀柄一側,依舊鋒芒尖銳。


     


    猶如荊棘長釘,插入謝家內部。


     


    糾纏越久,刺得越深。


     


    9


     


    謝家查探消息的動作很快。


     


    幾乎是隔日後,謝氏便屢次登門,幾度試探,以求我的態度。


     


    晏尋這位他們已經收攬的女婿,可以隨意放棄。


     


    就連那兩位「罪魁禍首」的郎君,也可由我處置。


     


    我惺惺作態,假裝利欲燻心,卻又掙扎矛盾。


     


    態度日漸軟化,謝家也與我日益交善。


     


    世家大族亦以謝氏為首,與我示好。


     


    朝野事宜,常常相助。


     


    二皇子秦輝不過舞勺之年,又無人幫扶。


     


    三、四殿下又太小,未能著袍執笏。


     


    朝堂之上,隻我一家獨大。


     


    當然,這也招致其他派勢的不滿。


     


    「大殿下既已成人,自當為國效力。眼下汝州鳴冤一事,不妨交由大殿下處置,為陛下分憂。」


     


    「右僕射此話怎講?汝州一事頗為復雜,大殿下親涉國事不久,怎能接下這般重擔?」


     


    謝氏家主、左僕射謝融立馬出面斥駁。


     


    畢竟,右僕射所說之事確實棘手。


     


    前日,有一形容殘破、衣著褴褸的女人攔住京官馬車,瘋瘋癲癲開了口。


     


    說是汝州秋闱,她夫君本應名列前茅,卻遭人頂替。


     


    一家上下七口人被S,隻她一人僥幸脫逃。


     


    她攔下的那人是皇帝親信,立即上達天聽,令人查問。


     


    可惜那女子不日去世,除了說出這幾句顛三倒四的話,就再也吐不出什麼了。


     


    無人想接下這一燙手山芋。


     


    南方情勢錯綜復雜,氏族勢力盤根錯節。


     


    尤其吳氏一族,盤踞汝州數百年。


     


    各士族同氣連枝,謝家同吳氏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無論出於大局亦或私心,謝家不欲讓我趟這趟渾水。


     


    可在眾人驚疑的目光中,我出列躬身,一鞠到底。


     


    「兒臣願意。」


     


    謝融滿目孤疑,卻閉口不言。


     


    待到下朝後,才匆忙來問:「公主此意是……」


     


    「此事關系重大,與其叫他人操控利害,倒不如把握在自己人手中。」


     


    謝融默默許久,才緩聲道:


     


    「如此,殿下不妨與霍氏同行。她手段了得,可為殿下出謀劃策。」


     


    我笑一笑:「姑母若願替我解憂,我自然樂得清闲。」


     


    霍夫人的雷霆手段,我當然清楚。


     


    畢竟當年借陳家一事,攪亂並州,就是她向謝氏建言獻策。


     


    最終由謝融一錘定音,親下命令。


     


    10


     


    探查換卷一事,並非難事。


     


    才到汝州,已有人上報結果。


     


    調換了那李姓學子試卷的,乃是吳氏郎君。


     


    而S害一家七口的,則是被他賄賂的一名小吏。


     


    那日李學子名落孫山,與同窗好友借酒澆愁。


     


    酒到酣處,探討起今年科考結果。


     


    好友說起一篇自家夫子提及的、主考官大加贊賞的錦繡文章。


     


    李學子發覺,這正是他所寫。


     


    明明文章被人稱道,卻應試落第,其中必有貓膩。


     


    心中憤懑,酒壯人膽,李學子欲要上訴冤情。


     


    不料迎面撞上的,正是那被收買的小吏宋威。


     


    眼見事態暴露,小吏心狠手辣,一面安撫他先行回家,一面叫人痛下S手。


     


    這才釀成這一樁慘案。


     


    汝州太守親來迎我,面色戚戚:


     


    「竟在我汝州出了這樣的事,下官實在是……難以面見殿下。


     


    「臣已將那罪人下了大獄,隻待殿下拍板定案。」


     


    「等等。」我止住了太守的動作。


     


    「僅一小吏,便有這樣大的能力?


     


    「考卷究竟如何調換,那小吏唆使何人S人滅口?七人無辜S亡,難道後續無人勘察?他又是如何抹平痕跡,收尾善後?」


     


    我每問一句,太守的臉色就蒼白一分。


     


    「況且,因小見大。雖已有一人昭雪,隻怕不是隻有一人蒙受冤屈。


     


    「太守何妨將考卷盡數拿來,我親自查看。要查,便徹查到底。」


     


    他嘴唇顫抖,悄悄向後使了個眼色,旋即又換上一副笑面:


     


    「科考乃國之重本,茲事體大。縱臣是一方太守,也不能隨手取來。還需殿下等待。」


     


    「那就等。」我泰然打量著他,「本宮等得起。」


     


    「殿下領命而來,如此大事,臣等自然盡快呈上。」


     


    太守賠笑,好似想起什麼,又道:


     


    「得知殿下前來,吳公已設下宴席,託我相邀。還請殿下賞臉。」


     


    11


     


    晚宴不過寥寥幾人,堂室卻極盡華美,更有無盡珍馐美馔。


     


    宴席過半,我放下酒杯。


     


    「事已至此,吳公有話,但說無妨。」


     


    吳衡一頓,又笑道:「殿下年輕,性情直爽,不愛拐彎抹角。


     


    「老夫那不成器的子侄,也是太年少,為求前程過於急切,一時昏頭便行了賄。倘使遭受刑罰,也是應當的。」


     


    他略一抬手,立刻有人奉上數十木匣。


     


    珍珠玉石,琳琅滿目。


     


    「隻是老夫年事已高,不忍見自家子弟受刑……」


     


    見我不接話,他笑容漸淡:


     


    「自然,區區一小吏,不能手眼通天。僅處罰他,也不足以平民憤。


     


    「這宋威,又將收來的銀兩拿出一部分,送給汝州司馬趙玄。也是此人,令人S害李氏一家。」


     


    汝州司馬,好似同吳家並無關系,其妻卻與吳氏女是沾親帶故的姑嫂。


     


    是以,吳氏本想保下趙玄。


     


    如今此舉,便是斷尾求生。


     


    我轉了轉手中酒樽。


     


    「聽聞吳公德高望重,學識ṱū́ₙ淵博。正巧,我有一惑,想請教吳公。」


     


    「殿下請講。」


     


    我悠悠嘆息:「方才我翻閱桂榜,僅吳氏子弟就佔了泰半。


     


    「可見吳氏煊赫,族人才智過人。實乃大魏幸事。


     


    「隻可惜,我所見到的考卷,筆力荒誕,言之無物,味同嚼蠟。


     


    「吳公博學多聞,敢問對此事,有何見解?」


     


    吳衡道:「老朽愚昧,不得解法。」


     


    「現今考官,隻憑名字和字跡,便能認清卷後之人,利於虛打高分。


     


    「我卻想了個法子。倘若一來彌封糊名,二來叫人誊錄試卷。無法辨識,評閱自然公正,如何?」


     


    「殿下所言極是。」吳衡恭維。


     


    「既然如此,那科考結果,恐怕便不算數了。」


     


    吳衡笑容一瞬扭曲,卻仍然附和:「自當如此。」


     


    「常聽說吳家勢大,恃強凌弱,仗勢欺人。我看來,吳公卻是通情達理。顯然流言蜚語,做不得數啊。


     


    「既這樣,我接下來所言,就無所顧慮了。」


     


    「殿下此意是——」


     


    他剛一開口,就被我揮手打斷:


     


    「本次科考,名不副實的,各杖三十;若有做官者,盡數革職。


     


    「趙玄、宋威買兇S人,即刻斬S;吳雍重罰,徒三年,以儆效尤!」


     


    12


     


    「殿下當真是雷厲風行,大刀闊斧。但過剛易折,殿下……可要小心。」


     


    霍夫人輕聲啟齒,做足關切模樣。


     


    眼中,卻暗藏鋒芒。


     


    先前我孤身應邀,前往吳家。


     


    霍夫人以擔憂我的安危為由,想要與我同行,卻被我推拒。


     


    我身邊盡是皇族親衛,強硬攔下謝家隨侍。


     


    她亦無可奈何。


     


    就像吳家不敢對我下手。


     


    不過處S了一個司馬,懲治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幼輩。


     


    他們怎會就此撕破臉皮。


     


    皇帝正愁沒有理由發落世家,若我出了什麼事,隻會給皇帝一個完美的動刀借口。


     


    「姑母多慮了。」我道。


     


    霍夫人臉上帶出幾分疲色,眼神卻依舊銳利:


     


    「殿下魯莽行事,可是要傷了身後親信之人的心?」


     


    我冷哼一聲,不退反進:「霍夫人,也要替我想想才是。」


     


    這大抵是我第一次向霍夫人說重話。


     


    她一怔,卻很快維持住假笑的面孔:


     


    「殿下有什麼煩心事?不妨說與臣婦,也好為殿下分憂。」


     


    我冷笑:「夫人一味地為吳氏求情,可記得當今陛下最是厭惡世家?


     


    「我若全然偏袒,恐怕明日便要被母皇質問偏聽偏信、是非不分、狼子野心了!」


     


    「殿下的苦楚,臣等看在眼裡,可……」


     


    她話未說完,便被我止住:


     


    「謝氏扶持,我本感激不盡。


     


    「但現在看來,到底是一心為我,還是為己謀私?


     


    「我倒要仔細想想了!」


     


    13


     


    與霍夫人不歡而散。翌日,下人來報:


     


    「殿下,霍夫人稱婆母身子不適,要她侍疾,立時返程了。」


     


    我並不在意,隨意揮了揮手。


     


    汝州一案,前因後果,已快馬加鞭呈往京城。


     


    彌封、誊錄等事,未來會鋪陳推廣開來。


     


    眼下重要的,還是另外一事。


     


    汝州街頭,處處可見布坊、繡莊、織房。


     


    如此昌盛,正是因汝州幾乎不曾受到戰亂的波及。


     


    便有一老婦祝玄英,收留了流落汝州的諸多孤女,以紡織為業。


     


    更是改進織機。不隻出產更快,所制布紗,也更為堅韌、精致。


     


    大受貴族追捧的同時,亦造福了百姓。


     


    皇帝大悅,因其住在衡山,便封為衡山郡君。


     


    衡山周邊,養蠶缫絲、紡紗織布、染色刺繡諸業興起,聚集起了大批女子。


     


    更是產生了繡花學坊等「女學」。


     


    女皇登基,欲女子也能為官。


     


    上層貴女有族學,地主豪強家的女兒也可讀書識字。


     


    但大量民女,卻無處可去。

    作品推薦

    • 此恨無盡

      "我爱慕太子多年,新婚之夜他却让我在洞房外听他与别的女子缠绵。 我铭记在心。 他日杀他的时候我也不会心软,毕竟杀姐之仇,不共戴天!"

    • 鄰居假死,拒當領養大冤種

      "我高考后没多久,邻居夫妇意外去世,爸妈便收养了他们的女儿。资助她学费吃穿,要啥给啥。可后来,她表白被我拒绝当晚,竟将我全家困住,活活烧死了我们:「还说把我当家人,那遗嘱为什么没我的份?你北大就可以看不起我青鸟吗?」 烟火弥漫中,我看到她身后站立的,竟然是死去多年的邻居夫妇! 原来邻居夫妇竟是假死,为的就是让他们的女儿装可怜趴在我们家身上吸血!

    • 別來有恙

      "周翊礼要扶他的妾室做平妻。 行礼前一日,他跑出去打猎,说要猎一对大雁给那平妻做聘礼。 谁也不曾料到,素来善骑射的他从马上摔了下来。 那平妻照顾了他七天七夜,好容易才等到周翊礼醒来,却被他一把推开,还问她: 「我的蕙兰呢?」 蕙兰,正是我的小字。"

    • 重生之真千金狂虐綠茶同學

      "高考那天,许雅把我的错题本带到了考场里。 被老师发现作弊。 她哭着指着我说:「江夏,我劝你别作弊,现在还连累了我。」 我连忙解释。 可同时在考场的我哥跟竹马。 却帮着许雅来指证我:「我亲眼看到我妹妹传递纸条。」 竹马也跟着说:「我也看到了。」 我被当场禁止高考。"

    • 叛逆物語

      "我和攻略者 72 号成婚后,他一把掀开我的盖头。 「终于攻略成功了,妈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谁要娶这个妖女。」"

    • 天生富貴命

      "算命的說,羅貝是萬里挑一的天生富貴命。 羅貝一開始不信,直到有一天她無意間發現—— 隔壁那個遭受親媽虐待的小可憐以後是有權有勢的霸道總裁; 樓下那個苦命的孕婦是冷酷總裁那帶球跑的妻子; 地下室那個餓得面黃肌瘦的小年輕是巨星影帝; 最重要的是,那個在工地上搬磚的男人竟然是一枚失憶霸道總裁。 最後,她發現自己貌似也……"

    目錄
    目錄
    設定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