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公主行:何事不知秋
  3. 第4章

第4章

公主行:何事不知秋 3879 2025-03-03 15:01:24
  • 字体大小 18
  • 與長公主交好的法慧和尚再推波助瀾。


    如此,我才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長公主謀定而後動。


    她以戰死的葉大將軍的功勞為代價,說若不能封我為公主,不能讓我上皇家玉牒,葉大將軍會死不瞑目。


    當年,葉大將軍本有機會棄城而逃。


    可他死戰守城,戰到全軍上下隻剩他一個人,渾身插滿箭矢,如同一隻刺蝟。


    他死了,皇帝的援兵才姍姍來遲。


    而彼時負責監督葉大將軍的趙王,早已棄城而逃,狼狽回京。


    而長公主聞知消息,當場吐血。


    醒來後,便心脈受損,整個人病恹恹的。


    皇帝對葉大將軍有愧,對自己的長姐也有愧。


    他無法拒絕,便想見我一面。


    他在御書房裡見了我,並再三確認我跟著我娘成長的細節。


    長公主面色不愉:「陛下,我已確認過,知秋的確是我的女兒,你看,她的眼睛嘴巴多麼像阿瀟啊!」


    阿瀟,是長公主的驸馬——葉大將軍葉瀟。


    我雖未見過他,卻聽過許多他的傳聞。

    Advertisement


    他少有俠名,浪蕩江湖,一朝遇見外出遊玩的長公主,便一見傾心。


    自此,收起遊俠姿態,一心習武,考取武狀元,迎娶公主,終償夙願。


    可惜,造化弄人。


    這世上不是什麼故事有個好的開頭,就一定會有個好的結尾。


    大概他也不會想到,他的公主會等不到他歸來。


    10


    皇帝面色難看。


    他不想承認長公主的話。


    可又無法反駁。


    他憋屈地封我為玉華公主,交代我要照顧好長公主。


    我躬身應下,先行退出。


    御書房裡,隱隱約約傳出長公主和皇帝的爭吵聲。


    我看天色,要下雨了。


    也不知雨急不急。


    身邊的嬤嬤輕聲道:「殿下,長公主讓您先回去吧。」


    我點點頭,隨她一起出宮。


    長公主很晚才回來。


    我去找她時,一路暢通無阻。


    她真的信任我。


    她正在房頂上喝酒,天空一輪明月,那麼悽清。


    她一定很寂寞吧。


    她看似有母親,有弟弟。


    可她的母親並不愛她,弟弟防備忌憚著她。


    可為什麼呢。


    我給自己倒了一杯,喝得急猛了些,忍不住嗆咳出聲。


    長公主笑了。


    「不能喝就少喝一些。」


    「我很小的時候就想喝酒了,那時候,我娘還在,我不敢喝,後來,我娘不在了,我也不敢喝,怕喝了就不清醒,就會說胡話,暴露了自己。丫鬟們逢年過節背著主子會喝幾杯,她們也邀請我喝,我總是拒絕,她們就說我裝。呵……殿下,我多想痛快一醉,將過往全部喝在酒裡。可惜,不能,人報仇的時候,總該是清醒的,不然,出一次錯,就會萬劫不復。後來,她們就排擠我,不過,這反倒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


    「大道之路總是孤獨的,因為這一路上會有數不清的誘惑,有人拿友情來誘惑,有人拿金錢來誘惑,還有人拿情愛來誘惑,隻是我自己一定要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若我想要友情,那我就停下來經營友情,若我想要金錢,那就坦然接受金錢的腐蝕,若想要情愛,那麼就別抱怨情愛束縛住了我的腳步。大道是天山的雪蓮,雲頂的天宮,想要得到它,就要有舍得一身剐的勇氣,有些東西是過眼雲煙,友情會消散,金錢會花掉,情愛也會消失,但心願達成的那一刻,我想我一定此生無憾,那一瞬是永恆的。」


    我喝醉了酒,被長公主抱下了屋頂。


    迷迷糊糊中,我聽到長公主和嬤嬤笑著抱怨。


    「這孩子怕我喝多了,將酒喝得又急又快,一壺酒我沒喝幾口,反倒都進了她的肚子。我的女兒要是長大了,也該長成這樣的吧?」


    長公主的女兒一出生就被太後溺死。


    因為,她的女兒出生那天,霞光滿天,飛鳥成群結隊地落在屋檐上,連獸苑中的動物都跪地俯身如迎神明。


    這異象若是發生在太子府,那自然一切都好。


    可偏偏發生在公主府……


    最終,太後親臨公主府,抱走了那個孩子,溺斃了那個孩子。


    自此母女反目。


    姐弟成陌路。


    11


    長公主親自為我舉辦盛大的宴會,將我強勢地介紹給京城所有貴族。


    我穿梭其中,言笑晏晏。


    短短時日,兩場認親宴。


    我在京中權貴圈徹底揚名。


    我在人群中看到了面帶病容的趙王妃。


    她塗了厚重的妝容,可妝容下的眉眼依舊倦怠極了。


    她這段時間的日子很不好過。


    老太妃立規矩。


    趙王厭憎。


    連帶著她的母家都倒了霉,被人接二連三地狀告。


    她瞅準機會攔住我,眸色不甘地問道:「你一直都在騙我?」


    我唇角含笑,輕聲道:「王妃,被人騙的滋味如何?好受嗎?」


    多少個日日夜夜,我也是如此。


    想不明白,她為什麼騙我?為什麼?


    我在被騙的泥淖裡沉淪起伏。


    不甘,委屈,不忿。


    最終卻無可奈何。


    夜晚,我在睡夢中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可白天,我要蟄伏起來,用最溫婉的笑容,最舒適柔和的手力伺候這個忘恩負義的仇人。


    那種苦,才是真的苦。


    比風霜嚴寒,刀劍相逼更苦的苦。


    王妃憤恨地捏緊拳頭,連扇我巴掌都不能了。


    「當初我就該讓你一死了之。」


    「我娘也應該讓你一屍兩命。」


    「王爺宣布你已不是趙王府義女,沒了趙王府義女的身份,看長公主是否還能待你如初。」


    「長公主是我的娘親,血脈親情是天性,再者,即便我不再是王府義女,可我在王府待了六年,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王妃能抹掉陛下的疑慮嗎?聽聞最近王爺的日子不太好過,連累王妃也不好過,就算王妃有了兒子,恐怕也靠不了兒子翻身。」


    王妃鐵青著臉,拂袖而去。


    我看著她的背影,勾唇淺笑。


    她不會有兒子的。


    隻要她的頭風一直發作,就永遠也不可能有兒子。


    而且,後面還有一份大禮送給她。


    那一夜,王妃的頭疼得厲害。


    她試了幾個奴婢。


    可惜,再也找不到我這樣一雙妥帖合適的手為她按頭。


    最後,她將幾個奴婢轟了出去。


    第二天,管事便到處尋找會按頭伺候的女子,買了幾個奴婢進來。


    一個不行,就換另一個。


    而趙王連日與王妃吵架,連王府也懶得回。


    他時常夜宿在養的外室那裡。


    沒多久,他就遇刺。


    被人劫持到了將軍山。


    12


    將軍山上有好幾窩窩土匪。


    那些土匪屢剿不止。


    他們對將軍山太熟了。


    狡兔有三窟,他們大概有十七八個窟。


    往往朝廷剿了這一頭,那一頭又冒出來了。


    長公主時常看著將軍山很沉默,她說不是土匪剿不盡,而是官逼民反。


    王家村的土匪剿滅了,李家村的人活不下去,又上山當了土匪。


    這些年天災不斷,朝廷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再加上五年前與蠻夷一戰兵敗,蠻夷連佔三城。


    朝廷中求和派佔了上風,派人與蠻夷求和,每年向蠻夷稱臣不說,還納歲幣三百萬兩白銀。


    「丟人啊!」


    長公主輕輕一嘆。


    這三百萬兩白銀全部來自民脂民膏,給了蠻夷,用在百姓身上的自然少了。


    而陛下歌舞升平,自覺辦成了一件大事,用每年三百萬就能換來邊境和平,便削減了朝廷用來養兵的錢。


    當兵沒錢,連吃飽穿暖都成了奢求。


    逃兵就越來越多。


    那些人逃了,一不能回家,二被到處通緝,自然隻能落草為寇。


    這些年盜匪橫行,根在於此。


    陛下一直喊著剿匪。


    可一旦哪個將軍接連剿匪有功,陛下便要將他屁股下的位置動一動,往往明升暗降。


    如此一來,將軍剿匪不敢盡心。


    甚至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還會官匪勾結,剿匪前先通知匪首,隻讓匪首留下幾個老弱病殘充數。


    如此,年年剿匪,年年匪徒剿不盡。


    而那些匪徒膽子也越來越大,不斷地糾結成群,一個個村莊洗劫過去。


    甚至這段時日,開始騷擾許多權貴在城外避暑過冬的莊園。


    畢竟,搶一個富戶抵得上搶一千家貧民。


    趙王便是如此被盯上的。


    他帶著外室去了城外的溫泉莊子。


    在那裡喝美酒,泡溫泉,睡美人來解憂愁。


    萬萬沒想到,正好有一伙兒土匪經過……


    13


    陛下震怒,立刻派兵去救趙王。


    然而,大概是將匪徒追得太急。


    那些匪徒到處逃竄的時候,竟然開始反擊。


    他們反擊的手段是將趙王的惡行傳播得到處都是。


    剛開始,都是小事。


    諸如,調戲良家,強搶民女,那些女子失了清白,隻能以死明志。


    看中奇珍異寶,便設計讓那身懷異寶之人下獄,不得已將寶貝獻出,才勉強撿回一條性命。


    強取豪奪田莊無數,官商勾結,打壓與他搶生意之人等等。


    消息傳到京城來。


    整個京城都轟動了。


    每天,都有無數人等著聽趙王的八卦,互相詢問今天都有什麼關於趙王的消息。


    然而,後面的事情走向漸漸不可控制。


    趙王吐露的秘密已經上升到國家大事。


    諸如,禮部在外國使臣前來時,申請了三十萬兩銀子的經費。


    實則用了三萬兩就讓那些使臣贊嘆大國上邦,盛世之都。


    至於剩下的那二十七萬兩則被其餘諸人給分了。


    其中趙王自己分了十萬兩……


    再比如,江南水患,賑災之時,國庫明明給的是白米。


    但到了南方,白米成了糙米。


    等到災地,糙米都少了四成。


    隻到了六成糙米,百姓已經開始高呼萬歲,救民於水火。


    而負責賑災的諸位官員,在災情結束後,買房置地,人均增加了幾個莊子和數百畝良田。


    還有吏部官員調動。


    每年都會有官員從地方到京城來述職,那些官員到了後第一件事是填寫述職表。


    然而,那表卻不是好領的。


    沒有十兩銀子的辛苦費,那述職表到不了官員手中。


    即便領到了表,後面還有吏部官員的誊抄費、潤稿費……


    僅此一項,吏部每年增收十幾萬兩。


    諸如此類,不一一列舉。


    那些貪官因此加官晉爵。


    而真正的清官連十兩銀子的述職表錢都難拿出來,隻能在吏部外坐冷板凳。


    最終拿到一個極差的評價。


    或罷官免職,或一年年地等著候補為官。


    運氣好一點兒的,調到偏僻貧窮的地方繼續做一個清官,一年年地熬著。


    這些消息傳到京城,滿朝文武人人惶恐不安。


    皇帝震怒,砸了一方又一方砚臺,將捉拿匪徒的將軍派出了一個又一個。


    隻是,很奇怪。


    陛下並沒有徹查那些官員,反而開始嚴禁民眾議論此事。


    他此舉大概是想讓百姓以為,那些都是匪徒威脅趙王編造出來誣陷朝廷的。


    他怕徹查後驗證了趙王的話,文武百官人心浮動,而百姓會以為朝廷真的腐朽不堪。


    可惜,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欲蓋彌彰,反而失了民心。


    京城中人人自危。


    六部官員加班加點彌補漏洞,生怕被趙王點到自己頭上,無法給皇帝交差。


    而皇帝也夜不安枕,接連宣太醫。


    長公主說,趙王是諸多兄弟中陛下最信任的那個。


    他手中恐怕捏了不少皇帝的髒事。


    皇帝若能睡著才怪。


    終於,那一天來了。


    趙王抖落了一件皇帝的秘事:


    皇帝後宮中的一位嫔妃,曾經侍奉過先皇。


    陛下見她美豔,將她的名字從殉葬的嫔妃中劃掉,讓她搖身一變成了守陵的宮女。


    幾年後,將她調入宮中寵幸,升為嫔妃……


    而那幾年,宮中幾次放宮女出宮,可能認識她的宮女,悉數被放出宮去。

    作品推薦

    • 降薪降到大動脈

      "只因提醒了句关系户,敲代码多写注释和文档。 作为技术骨干,转头我就被经理公开批评降薪: 「仗着资格老就苛待新员工,压根没把公司放在眼里。 「从今天开始,你一个月三万的工资降为三千,扣下的就当奖金贴补新人了 「敢反对算你自动离职,散会!」"

    • 妻子臨產丈夫和公婆連夜旅遊,1月後掐點回來,丈夫傻眼:全完了

      "离我的预产期还有十天,我却在老公手机里发现一条值机短信。 我好奇地问:“你这是帮谁买机票?”"

    • 公主的妹妹

      "我出征回来,姐姐哭着说,她的驸马爱上了我,要跟她和 离。我问她:「如果我和驸马同时落水,姐姐选择先救 谁?」她毫不犹豫地回答: 「当然是先救你。」"

    • 撕爛破鏡重圓劇本

      "已婚顶流弟弟靠单身人设炒 CP 圈粉。 综艺上他抽中大冒险,与当红小花接吻。"

    • 一念花開

      男主和他的貌美小妾一起被绑了。时间来不及只能救一个。 男主冷哼一声:「本侯是她的夫君,她不救我,难不成想被 休妻?」

    • 妄想

      "我和江妄的过去可以简单概括为好学生爱上小混混。 他花心,滥情,出轨成性,仗着自己的好皮囊,肆意玩弄人心。 主动问我要不要谈恋爱的是他。 和隔壁技校的校花在床上打得火热所以放我鸽子让我等了三个小时的也是他。 他没有真心,不懂珍惜,就连和我说分手,怀里都还搂着别的女人。 我当时问他:「所以你其实就是一个烂到骨子里的渣男,我们之间的一切从头到尾都是假象,对吗?」"

    目錄
    目錄
    設定
    設定